Monday, June 8, 2009
博客迁移公告
借这个机会,我决定部署一个个人独立博客,
新的博客地址为:http://blog.iamxhu.net。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我的近况,请访问上面的地址。
另外由于Twitter在国内也被封,为了能上Twitter,我在空间里面部署了一个dabr,通过它可以直接上Twitter。 地址为http://www.iamxhu.net/dabr.
Saturday, May 9, 2009
Geekcook一种全新的营销
几天之后衣服寄到了,快递的包装很精致,一看就知道店主是用心做事的。或许是以前的网购经历让我的要求变得比较低吧。 回家后拿出衣服,试穿了一下,发现面料也不错。若干天之后只身去参加WCC,靠着这件衣服结识了一个好朋友:KDii. 他因为看到我这件衣服,便主动和我打招呼,然后就混熟了。
对于Geekcook这种网络营销的方式,我是很看好的。首先目标群体很明确,面向IT从业人员,不过就目前来说还仅限于关注互联网比较多的人群。 但是我在公司穿那件衣服时,其它同事都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因为需要做大的话,还需要继续增加新的推广渠道。Geekcook的产品质量很不错,经得起客户的考验,这能够带来很多的回头客。比如我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买两件新的Tee。 目前Linux的Tee还没有出来,对此我很期待。
如果你也感兴趣,可以在通过下面的网址找到Geekcook:
Geekcook推广博客:Geekcook
Geekcook店员的Twitter:digitalboy (同时别忘记follow我一下 :))
Geekcook的淘宝店: 点这里
Friday, May 8, 2009
迷笛--美好的体验
从抵达镇江到离开,一共只有17个小时,这些时间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迷笛现场度过的,接受不同乐队的轮番轰炸,随着人群一起甩头,跳动。回上海后的这些天里,我仍然沉浸在迷笛带给的快乐中。虽然演出的很多乐队之前都没听过,但是音乐的节奏和人群的兴奋让人难忘。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带来快感的不仅仅是音乐,还有现场的气氛。现场乐迷营造的兴奋气氛让人可以毫无拘束地跟着音乐节奏跳动,释放心中的激情。 这是平时生活中很难有的体验,对于我而言,这种体验比去旅游等要强烈得多。 或许这就是现场的力量,这是所有没有经历过现场的人所难于想像的。
明天还要去看幸福大街的不插电现场,希望也能给我一个美好的体验。以前看Beyond不插电现场MV时,感觉特别好,当时就想以后要找机会听听不插电现场,这又一次完成了我的一个心愿。
Thursday, April 30, 2009
雁荡山两日游
我们周五晚上从上海出发,一行共七人,其中有三个哥们为了省钱选择做硬座,事后证明他们的选择并不明智。周六早上6点钟顺序到达温州,我们先去KFC吃了 早饭,然后就去旁边的汽车站买到雁蕩山的车票。8点钟准时从温州出发,前往雁荡山。一路上看到公路两有许多的厂房,让我不由感叹温州确实工业发达。到了雁 蕩山车站后,包了一辆车,在车上由我们同行的小姑娘不断的磨嘴皮子,从把价格350块砍到210块。行的问题搞定之后,就是如何玩了。
我们先是去了方洞,这里的特色是有一条栈道,其中还有一段天桥。整个栈道不长,大概半个小时就能走完了,景色也很一般,山很多,但是都不是很有特色,或许 是我不懂欣赏。那个天桥还是蛮有意思,天桥架在两山之间,是用几根很粗的铁索架起来的,桥面离山底超过百米,整个桥看上去还是非常壮观的。游完方洞之后去 了大龙湫,这边有一个瀑布,可惜这个瀑布实在是太小了,没有一点震慑感。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失败的景点,门票还要30块。 在路上随便吃了点干粮,这就算是午餐了。之后去了灵岩,这里有一个小的瀑布,还有一个建在山中的电梯。 由于排队的人太多,所以我们并没有去坐这电梯。该景点另外一个特色是空中飞人表演。在两山之间有一根很粗的钢丝绳,绳子离地面大概190米,有一个人在这 绳上表演。 虽然表演的人是系在这绳子上的,但是我仍然很佩服他的胆量,能呆在如此高的地方就已经很恐怖了,何况还要做一些取悦观众的动作。很快这个景区也玩完了,并 不令人印象深刻。这便是第一天游览的情形,雁蕩景区并没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由于之前的计划是周日要去楠榽江游玩,因此我们晚上需要到楠榽江旁边的岩头镇去住。与包车的司机在价格上没谈拢,于是我们准备自己搭车去岩头镇。我们顺序 地搭上了由大荆到乐清的车,40来分钟后到达乐清之后发现仍然没有直接去往岩头的车。 在查看了一下出发前打印的攻略后,发现可以从这里坐车到瓯北,然后到殴北转车去岩头镇。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奔波,终于在5点50分抵达瓯北,并且顺序坐上6 点去往岩头的最后一班车。瓯北和温州只有一江之隔,坐轮渡只有2,3分钟就能到温州。这里工业很发达,全国著名的奥康,红蜻蜓等就座落这里。这个下午花了 3个多小时在路上,在这一路上路过很多的镇,有些镇非常发达,有大型百货商场,有KFC,麦当劳,比我老家的县城还要好上很多。 一路上和同事一直不由得感叹温州的发达。
我们坐的开往岩头的汽车在6点钟准时发车。车未开前我和一个同事做在一起,之后一起去了趟厕所,我先回到了座位上。 这时上来一个小姑娘,长得非常漂亮,她看了看我,然后坐在我旁边的位置上。 之后我同事回来,发现一个女孩子坐在我身边朝我笑了笑就坐到后面去了。 车子开了10多分钟后,我由于手机没电,很无聊,于是和身边这个小姑娘搭讪。在聊天中得知她家就在岩头镇,现在在温州工作,她家里还开旅馆,专门租给我们 这种游客。她很热情的邀请我去她家里住,还当即打电话给她老板帮我们整理房子。在车上和她聊了很多的东西,交换了手机号,一路非常开心。7点30左右我们 到达岩头镇,跟着这个小姑娘下车去她家。她家有两幢房子,其中一幢新房子四层,留有一些房间用来出租给游客。在她家安顿下来之后,我们一起去吃了晚饭。 吃过晚饭后,小姑娘发短信给我,说要带我们去旁边的古街玩。于是和她一起去旁边的古村落转了一下。
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村落,景区重点宣传的是一条有几百年历史的古街。古街其实是一条长廊,一边是街,一边临着一个人工水塘。她带着我们走进村里,能听到风 铃的声音,还有流水声。 风铃声来自于村旁一座小山丘上的塔上挂的风铃,流水声来自于道路两边的水沟。 水沟里的水非常清澈,可以底。小姑娘告诉我,村里的人都用这水洗菜,淘米。这让我想起高尔泰<寻找家园>中描写他们家乡(江苏高淳)的情形,那是70 80年前的事了。水沟里的水都在不停的流动,这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决定第二天早上来看看这个村子的全貌。我们走的路都是用鹅卵石铺成的,整个村子的路都 是这样铺就的,走在上面应该有按摩的功效吧。 在水沟旁边,我们发现了两个水车,大家非常惊奇,还拍了几个照片。回去时我和另外一个同事决定第二天早上早点起来,看一看村子白天的样子。
第二天5点半就起来了,发现外面在下雨,心情立刻阴暗起来。雨不大,于是继续我们的计划,寻访古村。 走到古村时,发现很多居民已经起床,有人在水沟边洗菜,淘米。 这些影像让我想起小时候家乡的情形,只是现在已经很难再看到这样的场景了。我来村子的目的有两个:探访流水的源头,爬一下那个古塔,但是结果两个目标都不 成功。探访源头过程中看到一个关于村子的介绍牌,水是从楠溪江通过渠道引过来的。村子始建于元代,明代完全建在,之后整体格局就没有再变化过,村旁边有几 棵古树,最久的有500多年的历史,这都是村子的创建人种下的,正应了那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寻访水源时,顺着水流,逆流而上,最终到了村外的引水 渠道,再往前是田间小路,看不到渠道的尽头,于是返回。返回时特意从村中走过,为的是看看这里的人们的生活。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村里有个教堂(不确 定,但是肯定是教堂之类的建筑),很多人家门上都贴着基督教的相关图案,这些都表明这里很多人是基督教徒。但是寻找水流源头过程中,发现不下4个土地庙之 类的东西,而且村中还有一个很大的庙。这和高尔泰<寻找家园>中对他家乡的描写非常类似。 在这里基督与传统中国的神仙们一起被人供奉着。 回来的路上到了那个小山丘,爬了上去,想去爬一下古塔。但是很不幸地发现古塔刚修葺完,工人们正在拆脚手架。
8点半回到住处,其他人刚起来,收拾一番便一起出发了。大家在决定是否去石桅岩景区时出现了意见分歧,最终我们几个决定不去。 在这过程中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一个组的Leader,在工作之后是否仍然以Leader的身份来做决策? 我觉得在工作外的活动中Leader要主动淡化这种角色。后来我们四个决定去漂流,楠溪江的水非常清,由于周末没有什么工厂,这里没有污染,周围都是青 山,是个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 漂流很刺激,由于下雨,在激流中江水直接漫过橡皮艇边缘直接到艇内,我们四个人都混身了,鞋子都可以倒出水来。 到达终点大家都很狼狈,收拾了一下之后决定坐车去殴北。 在去殴北的车个,我的手机被盗,非常悲哀的事情。 在此沉痛悼念那个陪伴了我将近一年的Palm Tero 680。 回到殴北后,坐轮渡去温州。 在温州大家一通乱走,然后到了温州的步行街,于是逛了逛街,最终找了个KFC吃东西,并等其它几个人来汇合。 下午5点半与其它几个人汇合后去吃了个饭,晚上9点准时坐上了回上海的火车。 温州,雁荡山两日顺利结束。这两天的游玩虽然风景并不特别好,但是当时的风土人情还是让我大长见识了,算是不虚此行了。
Wednesday, April 29, 2009
寻找林昭
http://zqb.cyol.com/gb/zqb/2004-08/11/content_926077.htm
寻找林昭 2004年08月11日 03:17:26 本报记者 江菲 |
“林昭?那是谁?” 如果不是5年前在和朋友聊天时偶然问到这个问题,胡杰根本不会和这位40多年前死去的、与他毫无关系的女性产生什么联系。 他也不会想到,这个简单的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却日渐漫长,以至于他不得不辞去公职,将其作为一个“个体事业”。5年里,在对80多人的寻访过程中, 他倔强、百折不挠地坚持着,使许多紧闭了几十年的嘴终于张开———关于林昭,他们甚至对家人也很少提起。胡杰越来越认识到:找回林昭,重新审视她所生活的 那个时代,“对于今天的我们,绝对是一种精神财富”。 林昭生活的时代已离我们远去了。对于中国的青年一代,仅仅过去不到半个世纪“反右”时期,似乎已成为一个“不曾存在”的时代。在他们的印象中,它甚至不如“秦始皇”和“唐太宗”那样为人所熟悉。 然而历史总是要顽强地呈现出本来面目。冥冥之中,飞机机械师出身的胡杰,像组装上万个飞机零件一样,重新组装这段历史,重现那个被人遗忘的杰出的中国女性。 这笔“财富”,现在以一部纪录片的形式,被无数人默默传看着,虽然它还尚未完成,还在不断地补充新的材料,不断地更新。纪录片引出泪水、震惊、愤慨和无尽的沉思。 林昭边笑边轻声告诉我:“我已经参加了组织……” 林昭被枪杀时,胡杰只有10岁。他那时是一名在学校里高喊口号打倒老师的“红小兵”。 “打倒反革命———” 胡杰握紧拳头,向天空挥舞着。他那时根本不知道什么人是“反革命”,这三个字又代表了什么。如今再次回想当时的场景,他觉得可笑又无奈。林昭就在被小胡杰 要“打倒”的那群人之列。但在今天的胡杰看来,她的一生,却是最最坚定、最最“革命”的。这种革命精神,在她十几岁,面对国民党的腐败统治时,便已萌发。 在胡杰寻访到的一份林昭的档案中,有这样一段她家庭及历史情况的简略描述: 母系苏州民革委员、政协委员,早年参加共产党,后又参加国民党,抗战时期偕同林昭一起坐过牢;父系伪官吏,反革命管制分子,管制期间畏罪自杀。 这并非林昭家庭所有成员的实际情况。林昭,本名彭令昭,1932年生于苏州。 她出生前5年,她的舅舅许金元,大革命时期中共江苏省的负责人,1927年“四·一二”事变中遇难,尸体被沉入长江。 母亲许宪民,自16岁便在哥哥影响下投身革命。1946年,在史良的支持下,许宪民参加国民党伪国大竞选,并当选。在一系列有利身份的掩护下,她资助共产党地下电台的建立,提供收发电报的场所,并帮助地下党进行策反活动。 林昭的父亲彭国彦,早年留学英国。1928年在国民政府举办的第一届县长考试中获第一名,随后被任命为苏州吴县县长。因为政清廉,不擅逢迎,只任两届便赋闲在家。日本投降后,他又任中央银行专员,按例可免费分得镏金一块,他却认为是不义之财,坚决拒收。 “那个时期,这个家庭的情况非常有代表性。”胡杰说,“妈妈瞒着家人暗中帮助中共地下党;父亲虽然表面不声不响,但多次为中共地下党人开脱罪名;而他们的大女儿,虽然表面上在苏州教会学校上学,可暗地里也在做着同样的事。” 那时的林昭只有十五六岁,她依靠自己的辨别力,不仅积极猛烈地反抗国民党的腐朽统治,而且在那个“黑暗的时代”里,找到了照亮前进道路的“火炬”。 她的一位中学同学向胡杰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 1948年9月的一天,令昭忽然来到我家,上楼进了我的房间。来不及坐下,她就说有事要告诉我,我问什么事?于是她就靠在我那扇房门旁,边笑边轻声告诉我:“我已经参加了组织……” 这位同学注意到,林昭那天头发经过整理,发辫上扎着红绸带,上身穿着雪白的府绸衬衫,下面是蓝底白点的裙子,那双皮鞋也很光洁,她的眼睛光亮,脸上泛起红晕,整个人换了一副样子。 这位同学立刻欣喜地小声说:“我也参加了组织。” 那一天,两个年轻人面对面,兴奋地交谈着。两个人都面泛红光,心情异于平常。 没过多久,彭令昭的名字出现在了苏州城防司令部的黑名单上。为保存实力,地下党组织黑名单上的人紧急转移。但林昭没有参加这次撤退。从此,她与地下党断了联系,也失去了那分好不容易得来的“荣誉”。 “我一定要争取再次入党。”带着悔恨和自责,林昭在解放前夕报考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第一所学校———苏南新闻专科学校。这个纯洁的愿望,再也没能实现。 那一年,她17岁。出于对时局的担忧,许宪民要求林昭出国留学,或报考北大。面对母亲“出去了就别再回来”的气话,林昭立下了“生不往来,死不吊孝”的字据,并把自己的父姓去掉,改名“林昭”,以示决绝。 “大约我们这类人参加革命,不着着实实碰几下钉子不会好” 一年多后,林昭参加了土改工作队。幸运地,胡杰找到了林昭当年的朋友倪竞雄,从她保存的部分林昭的信中,了解到林昭当时对新生的祖国和政权的热情拥护与赞扬。 “土改,谁都知道,是巩固祖国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的岗位是战斗岗位,这样一想,工作不努力,怎么对得起党和人民。” “现在我真是一无所求,就是对家庭的感情也淡多了。我心中只有一颗红星,我知道我在这里,他(毛泽东)却在北京或莫斯科,每一想起他,我便感到激动。” 在信中,她多次将毛泽东称为“父亲”。 土改队努力地工作着。为了让农民看到工作队的权威和力量,他们将地主放在冬天的水缸里,冻得彻夜嚎叫。林昭把这称为“冷酷的痛快”,认为只有这样的斗争,才能够显示改革的决心,灭掉地主的威风。 在谈到“爱国主义”时,林昭写道:“对地主的仇恨是这样,对爱国主义也一样。这种爱与恨,也同样是我前进的力量。当我看到了志愿军的英勇战斗的故事,从纸 上的战云中探出头来,望一望窗外的恬静美丽的春天的田野,我就更加重一些对工作的责任心。这样的祖国,决不能让它受难。” 那时只有19岁的林昭无法意识到,11年后,当她从上海提篮桥监狱的铁窗向外张望时,同样是这种“决不能让祖国受难”的情感,使她的目光望向了更远的未来,更广大的后代。 土改工作是艰苦的,但林昭以此为乐。她的苦恼来自另外的方面。 她的一些行为仍被认为具有小资情调,比如读的书,写的诗;她因率直地指出一些看不惯的事情,譬如有的人抛弃了乡下的原配妻子,娶了年轻貌美的女大学生,而 遭到某些人报复性批判;她写信要求家里“交待”清楚他们的“罪过”,却被认为没有与反动家庭彻底划清界线;在几次大会上,她曾被公开点名批评,以至于她一 度想不通,想借生病的机会,回家休养…… 但林昭依然追求着“进步”。在一封长达6000字的信中,林昭这样写道:“大约我们这类人参加革命,不着着实实碰几下钉子不会好。一旦投入这洪炉不经烈火,不成器材……” “我要向上,我要向上!但旧社会的遗毒、小资产阶级的劣根性,如石块般拖住我的脚向下沉,到什么时候才能战胜它们!” 胡杰找到了一张林昭此时的照片,她将两条长长的辫子卷在耳后,晒得很黑,一身白衣,人很瘦,面色憔悴。她或许处于痛苦的折磨中吧,或许正为自己的“不上进”感到焦灼。 “今后宁可到河里、井里去死,决不再说违心话!” 1954年,林昭以江苏省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虽然在文学方面基础深厚,但她还是选择了新闻专业,希望能成为毛泽东时代最优秀的记者。 “她笑着,两条小辫子从后面挂出来,穿一件白色的衬衫,工人裤,剪裁得非常好,非常漂亮。”张玲,林昭北大的好友,向胡杰形容她记忆中的林昭:“大家都叫她林姑娘。我觉得她走起路来轻柔的样子,就像形容林黛玉的那几句词: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似弱柳迎……” 在这里,林昭疯狂地阅读了大量她喜欢的书籍,同学们常常看见她从图书馆抱出满满一怀的线装书。没人知道她阅读和思考的结果。她观察到现实生活并非如她想像 得美好,从而陷入了“爱与恨的一盆糨糊”。但在北大自由的空气中,她成长着,思考着。在想到自己曾亲自揭发过母亲的“罪行”时,她痛苦得哭出来,写信给母 亲发誓说:“今后宁可到河里、井里去死,决不再说违心话!” 这种对亲情、对人性的反思和皈依,也许是林昭在北大最重要的思想转折。 张元勋,林昭当年的北大同学,向胡杰讲述了林昭生活中的至关重要的一幕: 那是1957年夏天一个闷热的夜晚,在北大东门外的马路上,一场批判“大字报中的话是反革命煽动”的舌战正在展开。张元勋因为贴出了北大的第一张大字报, 而处于猛烈攻击的焦点,讨伐进行得“声嘶力竭,语无伦次”。这时,一名女学生跳上桌子,夜色中,她沉静的女中音使会场顿时安静下来: “今天晚上的会是什么会?是演讲会还是斗争会?斗争会是谈不上的,因为今天不需要斗争。斗争谁?张元勋吗?他有什么地方值得你们一斗?我们不是号召党外人提意见吗?人家不提,还要一次一次地动员人家提。人家提了,怎么又勃然大怒了呢?” 话音未落,一声怒吼从黑暗的人群中传来:“你是谁?你叫什么名字?” “你是谁?你有什么资格问我?”女生反问道:“你是公检法吗?还是便衣密探?”她停了一下,接着说:“我可以告诉你,没关系。武松杀了人还写杀人者打虎武松也,何况我还没杀人。你记下来,我叫林昭。林,双木之林;昭,刀在口上之日!” 人群中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她稍停,又说:“告诉你:今天刀在口上也好,刀在头上也好,既然来了,就不考虑了!” 那天深夜,林昭在未名湖畔对张元勋说:“这或者是个悲壮的祭日!这或者是个悲壮的祭坛!这或者是个悲壮的牺牲!或者会流血!但愿不流血!” 在胡杰的考证中,林昭并非因为赞同张元勋的言论而跳上桌子为他申辩。她感到痛苦而无法理解的是,一些有思想、敢作敢为的同学被说成是“疯子”和“魔鬼”。 这段时期,她在日记中写道:“党啊,你是我们的母亲!母亲应该最知道孩子的心情!尽管孩子过于偏激,说错了话,怎么能说孩子怀有敌意呢?” 这个夜晚成为林昭生活的转折点。不久,她成为北大800名右派分子之一(这个数字占当时北大学生总人数的十分之一还多),并因此永远没能毕业。 “刀在口上之日”,这句精彩的即兴演讲,成为林昭短暂一生的缩写。 “几乎所有的右派都检讨了。我知道的惟一一个不肯检讨的,就是林昭。”陈爱文,另一位北大“右派”回忆说:“不仅不检讨,还在会上公开顶撞。有人对她说,你是什么观点,讲出来。林昭回答:我的观点很简单,就是人人要平等,自由,和睦,和蔼,不要这样咬人!” “平心而论,林昭那时的言论,实际上都是常识。”林昭的另一名同班同学在接受胡杰的采访时说。这名同学一直是“左派”,但林昭心无芥蒂,仍然同他谈了很多自己的看法。他“都没敢吭声”,也“从来没和别人谈过”。 “但我们那时处于历史的低谷,把常识说出来,就是反革命。”面对胡杰,他激动地挥着右手,一遍遍地重复:“实际上就是这样:说出常识就是反革命!” 这名“左派”同学在经过长时间考虑后,同意接受胡杰的采访。 这位70多岁的老人,电话里沉稳平静,在为胡杰打开家门的那一刹那,却突然嚎啕痛哭。他哽咽着对惊呆的胡杰说:“马克思说:法兰西不缺少有智慧的人,但缺少有骨气的人。”他顿了顿:“我觉得,林昭就是一个有着那样骨气的人。” “现在我想通了,这不单是我个人的命运问题。” 林昭并非一开始就是这样“有骨气”。她被划为“右派”后,曾经自杀,也曾痛苦得失眠。但在众人都没有意识到时,这个娇滴滴的林姑娘,却慢慢地在内心生长出不可思议的精神力量。 1958年的一天,北大“右派”刘发清在校门口碰到了林昭,被强拉出去吃饭。他没精打采地坐在林昭面前,愁眉苦脸地吃不下去。林昭边吃边咯咯地笑着,告诉他:她当“右派”之初,也不吃,也不睡,人们只见她流泪,却不知她心里在流血。 她突然停住了筷子,说:“现在我想通了。这不单是我个人的命运问题,北大划了那么多右派,全国划了多少?”她清瘦苍白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反右斗争还在 全国进行,它的性质、它的意义、它的后果、它对我们国家、对历史有什么影响?对我们自己有什么教训?我现在还搞不清楚。但我要认真思考,找寻答案……” 谁也不知道,林昭寻找到了什么样的答案。此后两年,林昭先是在北大苗圃劳动,随着北大新闻系并入人民大学,林昭也转到人大书报资料中心监督劳动。在那里, 她结识了另一位右派,开始了一段遭到官方反对的恋情,在申请结婚未果后,男方被发配新疆劳改,林昭也因病被母亲接回了上海。 刘发清再次与林昭发生联系,已是两年后在甘肃某地劳动时。那是1960年,他的口粮已减至每月20斤,没有菜,没有任何副食,每顿全靠一块三两多的玉米面 馒头。因为饿得全身浮肿,他甚至把医药室的药都吃光了,而周围的村庄,更是“饿殍遍野”,“晚上可以听见遍地的哭声”。 就在这时,他接到了林昭从上海寄来的信,里面夹了一个小纸包。他打开一看———惊呆了。 “一张粮票,两张粮票,三张粮票……”在胡杰的镜头前,他含着泪,一张张地数着,好像那些粮票现在仍在他手中:“啊,一共是七张粮票,每张都是5斤的全国通用粮票。看到这些粮票,当时我的眼泪就流下来了。” 林昭在信中说:我知道你很困难,我也很困难,但是我很瘦,而且吃得很少。因此把过去节约下来的这一点粮票寄给你…… 刘发清连忙回信以示感谢,还真诚地敦促她要“认真改造,早日回到人民怀抱”。 林昭的回信很简单:吾与足下同舟人也,舟若靠岸,吾亦可登。 靠着林昭支援的这些粮票,刘发清每天多加了半斤粮食,撑过了最艰难的两个多月。但就在他的浮肿渐渐消退时,林昭的信件消失了。 1960年10月,林昭因涉嫌参与地下刊物《星火》,在苏州被捕。她的父亲当时已被打为历史反革命,靠糊火柴盒为生。得知心爱的女儿入狱后,自杀身亡。 “我们都预料到会有这样一个结果,但是就觉得,不做不行啊!”另一位因《星火》案获罪的人士,在肝癌第一次手术出院后,瞒着家人接受了胡杰的采访。他已是 满头白发,瘦骨嶙峋,虚弱地坐在椅子上,一个劲儿摇着头说:“鲁迅先生说,总要有第一个人出来喊啊!如果一个民族到没有一个人敢出来说真话,这个民族就没 有希望了。” “被划为右派到被捕前,林昭其实是很低调的。她对当时的政策有看法,但并不完全赞成激烈的反对的方式。”经过多方查证,胡杰没有找到林昭直接参与《星火》 编辑出版工作的证据。她被捕的直接原因,是《星火》刊登了一首她的长诗《普罗米修士受难的一日》。由于主创人员纷纷入狱,这本刊物只出版一期便宣告夭折。 “但是,入狱似乎给了林昭一个充分的理由,要站出来,说出自己的观点,而且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勇烈的方式。” “我仍然察见到,还不完全忽略你们身上,偶然有机会显露出的人性闪光” 林昭开始了她近8年的牢狱生活。 8年中,被剥夺了笔和纸的林昭,用竹签、发卡等物,千百次地戳破皮肉,在墙壁、衬衫和床单上,用鲜血写了20余万字的文章和诗歌,反对奴役人的状况,控诉 不自由的生活,批判让人流血的制度。这些借鲜血喷涌而出的文字,或许正是几年前,她还在北大校园里时,下决心认真思考并努力找寻的答案。 林昭这样写道:“每当我沉痛悲愤地想到……人们,特别是我同时代的人,中国的青春代……怎样地受难,想到这荒谬情况的延续,是如何断送着民族的正气和增长着人类的不安,更如何玷污着祖国的名字,而加剧着时代的动荡,这个年轻人,还能不急躁吗?…… “诚然,我们不惜牺牲,甚至不避流血,可是,像这样一种自由的生活,到底能不能以血洗的方法,使它在血泊中建立起来呢?中国人的血历来不是流得太少,而是 太多。即使在中国这么一片深厚的中世纪遗址之上,政治斗争是不是也有可能,以一种比较文明的形式进行,而不必诉诸流血呢?” 在一份林昭服刑期间重新犯罪的记录中,这样写道:“林犯关押几年来,一贯拒不接受教育,书写了大量的反动血书,虽经工作人员多方教育,并采取了单独关押,专人负责管教,家属规劝等一系列管教措施,但林犯死不悔改,公开扬言:永远不放弃宗旨而改变立场。” 她的宗旨和立场的确从未改变。无论是革命时期、土改时期,还是反右之后,她所追求的只是:自由、平等、友爱、和睦。狱中的林昭重新找回了少年时期的信仰,只有简单的两个字———人性! 这两个简单的字,不仅是她为“右派”辩护的理由,也成为服刑时期她进行血的反抗的最终目的。 “光是镣铐一事,人们就不知玩出了多少花样来。一副反铐,两副反铐,时而平行,时而交叉,最最惨无人道酷无人理的是,无论在我绝食中,在我胃炎发病痛得死 去活来时,乃至在妇女生理特殊的情况下,不仅从来未为我解除过镣铐,甚至从来没有减轻,比如两副镣铐中暂除掉一副……” 可就是在这惨无人道的处境下,这个柔弱的女子依然给迫害者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向你们,我的检察官阁下,恭敬地献上一朵玫瑰花。这是最有礼貌的抗议,无声无息,温和而又文雅。人血不是水,滔滔流成河……” “先生们,人性———这就是人心啊!为什么我要怀抱着,乃至对你们怀抱着一份人性,这么一份人心呢?……我仍然察见到,还不完全忽略你们身上,偶然有机会显露出的人性闪光,从而察见到你们的心灵深处,还多少保有未尽泯灭的人性。在那个时候,我更加悲痛地哭了……” 这就是林昭的立场和宗旨———为了他人不流血,为了他人能找回“作为人的一切”,她宁愿流尽自己的血,只要“一息沿存,此生宁坐穿牢底,决不稍负初愿,稍改初志!” 这些血书能够最终保留下来,并传递到胡杰手上,有赖于数位“具有人性”的公安干警。至今,我们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有人告诉胡杰,他们中有人为此献出了生命。 张元勋,是胡杰采访到的惟一一位见过狱中林昭的人。1966年5月,张元勋结束了自己的7年刑期后,以未婚夫的名义,去上海提篮桥监狱看望了林昭。监狱同意他与林昭见面的条件是:说服林昭翻然悔悟,好好改造。 “我给她买了些奶粉和蛋糕,每件物品,包括蛋糕,武警都用铁扦子一个个插进去检查。 “进来十几个武警,每个都带着枪,这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接见场面。又有脚步响,林昭来了,一个女狱医搀着她,后面有两个武警带枪跟着。 “她穿一件白色衬衣,很脏。外面披着夹的外套,也很破旧。手里抱着一个破布包。头发很长,最明显的是,三分之一的头发都白了。头上顶了一块手绢,上面是血写的字———冤! “她一进门,站住了,看见我,嫣然一笑。整个屋子的人都愣住了。后来别人告诉我,从来没见她这么笑过。 “她对我说:我现在趁此机会告诉你,万一有一天我死了,母亲、弟弟和妹妹都是弱者,请你多多关照他们,他们太可怜了,千万千万。说完,她就哭了。” 临别时,林昭搜遍她的破布包,送给张元勋一件礼物。张元勋拿在手中定睛一看:是一帆用玻璃纸叠成的小船,白色的帆,鲜黄色的船身和桅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他一下子想到了李白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留下这段历史的记录,对我们的未来很重要” 20多年后,风浪归于平静,沧海上的那一叶白帆却永远消失了,但风浪带来的恐惧却并没有消失。 林昭当年的朋友和同学,如今都已是古稀老人。寻找并说服他们,接受这样一部历史纪录片的拍摄,就像他们幸存于那个时代一样艰难。 面对胡杰,大多数人的第一个反应是:“你是谁?你到底想要干什么?你想要达到什么目的?” 他们面前的这个40多岁的汉子,当过兵,身体强壮,一脸大胡子,既拿不出介绍信,也没有工作证明。他只是一再诚恳而温和地说:“留下这段历史的记录,对我们的未来很重要。” 一个初次接待胡杰的人,把他关在防盗门外,隔着铁栅栏,严厉而冷漠地说了40分钟拒绝的话。他最后打开门时,只说了一句:“如果不是因为林昭,我绝对不会让你跨进这个门一步。” 另一个最初很坚决地拒绝了胡杰的人,答应在胡杰离开前最后与他见一面。胡杰并没有再次要求他回忆林昭,而是同他聊起了从小到大的生活:参军,去朝鲜战场, 因家庭出身不好被打成右派,在农场劳动……老人说着说着,突然老泪纵横。他亲眼看见许多人被饿死,他和另外几个还算强壮的人负责把死人拉出去埋掉,但第二 天再去时,都会发现新坟都被刨开了,那是周围的老百姓来偷走裹尸的棉被和死者的衣物。 之后,他离开了农场,在这段时间里,他认识了被“保外就医”的林昭。没过多久,便因与林昭相识,开始了另外一次服刑……” “我要开始拍!”胡杰擦擦溢满眼眶的泪水,坚定地说。 对方默默地点点头。这一天,他们在胡杰住的简陋的旅馆聊了五六个小时。直到离开时,这个人才承认,他本来打算一字不吐,来挨胡杰一顿臭骂,然后便坦然回家的。“绝不能让我的孩子知道这段痛苦的经历。”不止一位受访者这样对胡杰说,“太残忍了。” “说这些,有什么意义?”另一位老人讲述了自己在狱中的遭遇后反问道。他只不过因为说了几句至今仍坚信是正确的话,被以反革命罪判处入狱14年,和杀人犯关在一起。 “没有人是天生的右派。”这位老人说,“是我们亲眼看到老百姓冻死、饿死,让我们认识到中央的政策有问题。难道我们不应该说出真相吗?我们当时对党和国家是有深切感情的呀!” 他突然笑了,有点神秘地问:“你说,把这些说出来有什么意义?教训吗?”他顿了顿,“给谁的教训?” 虽然都在拒绝,可一旦开始了回忆,这些人便陷入不可控制的激动。 “不,大多数人不哭。”胡杰说,“过去的经历,使他们变得都很硬。但他们的故事,他们的表情和情绪,会让听到的人想哭。” 沈泽宜,林昭北大的同学,和张元勋共同创作的诗歌《是时候了》,成为1957年北大张贴的第一张大字报。胡杰在湖州一处狭小的住屋里找到了沈泽宜。沈泽宜 缺了几颗牙齿,头发稀少花白,坐在一把竹椅上,在昏暗的光线下,点燃一支烟,背诵他为纪念林昭写的一首诗,双眉不时紧蹙,目光神往而忧伤: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会想起,山那边的一盏灯。在冷雾凄迷的夜晚,在白茫茫的雪地中央,孤独地、美丽的、凛然不可侵犯地亮着,以她的光,尽可能远地摒弃着黑暗……” 甘粹,林昭那段被中断的恋情的男友,1979年平反后回到北京。他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找音乐人帮助,将林昭当年创作的一首歌的词曲记录下来。 胡杰找到他那天,天飘着雪花儿,老人坐在局促的小屋中,用二胡一遍遍地拉着这首他们年轻时共同歌唱过的《呼唤》:“在暴风雨的夜,我怀念着你,窗外是夜,怒吼的风,淋漓的雨滴,但是我的心啊,飞出去寻找你……” 当所有人的“罪行”被一纸文书宣告平反时,他们已年近半百。他们在牢狱中度过了最有创造力和智慧最发达的年华。 林昭看不到这一天。 1968年4月29日,她被枪决于上海龙华机场。第二天,一名警察到林昭家里,说了三句话:“我是上海市公安局的。林昭已在4月29日被枪决。家属要交5分钱子弹费。” 母亲许宪民听到后,立刻晕倒在地。有人说,她不久后就疯了。7年后,这个当年坚定的抗日分子、热情帮助过共产党革命的民主人士,死在上海外滩街头。 她的亲友后来从一位狱医的口中得知,林昭被枪决那天,是从提篮桥监狱卫生所的病床上被拖走的。来人高喊:“死不改悔的反革命,你的末日到了!”她一直在咳血,但始终在反抗与呼喊。这位狱医吓得躲进隔壁的病房,听到林昭叫他的名字,对他道“永别”。 此前,在宣判罪行的判决书上,林昭愤然写下《历史将宣判我无罪》的血书。12年后,她的预言应验了。 1980年8月,上海高级法院以“沪高刑复字435号判决书”宣告林昭无罪,结论为“这是一次冤杀无辜”。 但林昭的大部分朋友是在中央为右派平反后,开始内心平静地相互联系时,方知林昭早已不在人世。北大的部分同学和老师在那一年年底为林昭召开了追悼会,没有骨灰,只摆放了一束林昭的头发,和一张遗像。照片上,林昭梳着两条麻花辫,双眼沉静、忧伤而略带笑意。 在这个追悼会上,出现了一副无字的挽联——— 上联是:?下联是:! 事隔20多年,当胡杰再次追寻那个充满了回忆的悲恸与无奈的惋惜的场面时,却无人能回忆起这副挽联的作者,但他们都承认,这的确是对林昭一生最好的诠释与哀悼,或许,也是对他们所共同经历过的那个时代,一副含义最为深刻的挽联。 5年来,胡杰并不孤独。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为他提供经济援助,或尽自己所能寻找线索。在这支日渐庞大的队伍中,有年过半百的老人,有声名显赫的中年人,更多的,是步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其中许多人,胡杰从未与他们见过面,也不知道他们的名字。 1981年初,人民日报发表新华社社长穆青等人写的长篇报道《历史的审判》,里面简要记述了林昭的命运,“她就义的详细经过至今无从查考”。但穆青“解释”了胡杰们这样做的意义——— 也许在若干年以后,我们的后代对上述这一切将难以置信,但不幸的是,它确实是发生在我们这一代人生活中的事实。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曾经为它感到极度的 羞耻。请不要轻视这种羞耻吧。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羞耻已经是一种革命”,“羞耻是一种内向的愤怒。如果全民族都真正感到了羞耻,那它就会像一头准备向 前扑去而往后退缩的狮子”。 有的人是永远不会被忘记的。这就是历史的宿命。
|
Friday, April 3, 2009
Childhood Dreams
When I grow up , I forget the dreams. When I (go) go to the school,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my life is score.People ( always says) say if you get high score you will have good future. Although I don't agree with them, the score (put) puts big pressure on me.
When I begin working,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money. All the people around me (are try them best) are trying their best to earn money. (All way is great if it can) All the ways are great if they can make money,even it's dangerous, it's illegal. When I talk with my classmates,(the main topic is) the topics are about money, house. We never talk about the life,the dream.
Last year, I watch (the) a speech -- The Last Lecture, learned the story about Landy Pausch.It's an inspired story. Pausch has a lots of dreams,the amazing thing is he have fulfilled most of his dreams before he died. What a life about this. I'm so appreciated the life that live with dreams.
One day a friend ask me a question what is you dream. I said my dream is windy,it (never be come true) will never become true.I haven't thought about the question. What's my dream? What life is my desire for ? My actually dreams is live in a peace,fair society. To be a great Software Architecture or Database Architecture.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for me is take all my passion to fulfill it.
PS: Thanks to wang ying for pointing out grammar mistakes in the article. :)
懒惰是我的绝症
半个月前搬家了,现在自己单独住一个房间。这套房子里面还住着另外三个人,其中有一对情侣,对于他们,我都不熟悉,平时也不怎么交谈。虽然与人交流比较少,但是我仍然感觉很爽。一个人住并没有感觉到孤独,我能很好的组织自己的世界,并不需要外人帮我消灭时间。每天都在看书,听歌中度过,感觉很充实。每天都很有计划的完成自己设定的学习任务,慢慢地减少对体育等让我分心的事情的关注了。最近一段时间里面心态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不再急于想要成功,而是想着把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做好。我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方法,只要坚持自己的方法,成功不过是生活的附属物,而这个过程才是我要的生活。这些都要感谢李笑来老师的那些文章。
最近的阅读量非常大,在公司里并不忙,于是花了大量时间来阅读各种感兴趣的东西。最近接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是关于如何思考,这是在刘未鹏博客中看到的。 对于我来说这不算是全新的领域,因为之前我也隐隐地体会到这方面的东西,只是从来没有深入去想过。比如我就对于以前课本上数学方面的课程中只给定理和结论,不给该定理产生的原因和推理,演进过程很有意见。最近正在读这些这方面的书,了解思唯的过程,了解思考问题的方式。最近两年在一些维护性的项目上面也一起在总结自己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考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数学和计算机底层也产生了很浓厚的兴趣,希望了解那些定理,算法后面的思考推理过程。 或许是天性使然,我对于某样事物背后的动作机制有着极大的兴趣,但是由于自己的懒惰,并没有对感兴趣的事物要个说法。 克服懒惰真的是很难的一件事情。